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

  • 教育
  • 2025-03-07 07:57:09
  • 3485
摘要: 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指导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之...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教育质量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义务教育阶段相关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指导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各学科的教师们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将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中?本文将以语文学科为例,探讨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中如何设计、实施并评价学科核心素养。

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1. 语言建构与应用

2. 思维发展与提升

3. ?审美鉴赏与创造

4. 文化传承与理解

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

三、课堂教学中的设计与实践

(一)目标设定:以学定教,注重过程

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教师应首先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比如,在“语言建构与应用”方面,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恰当的语汇、语法结构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在“思维发展与提升”中,则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

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

(二)情境创设:真实生活化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而应联系实际生活。通过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时,可以设置情景对话或模拟会议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三)任务驱动:项目式学习

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

将核心素养融入课堂,还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并完成相应任务。比如,“名著阅读”单元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最终制作成海报、小报等展示成果;“写作训练”则可以鼓励学生围绕某个社会热点或个人经历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有见解的文章。

(四)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与多元化

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除了传统的终结性考试外,还应该注重过程性的评价。例如,在实施“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时的表现来综合判断其思维水平;而在进行“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的训练时,则可结合作品分析、创作实践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

四、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

虽然本文以语文学科为例进行了阐述,但实际上其他科目也需根据各自的特性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例如,在数学课上可以侧重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历史或地理课程中,则应加强学生对跨文化背景的理解与尊重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五、总结

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不仅要关注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更应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并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我们完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未来教育改革将继续深化,如何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这些措施将是每一位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六、展望

面对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变化与挑战,各学科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核心能力,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公民。这不仅要求我们在理论层面有清晰的认识,更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于新课标的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2)